:::
潟湖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ì hú |
解釋:
因海灣被沙洲所封閉而演變成的湖泊。原本的海灣,其出海處因為泥沙沉積而形成沙洲,之後將海灣與海洋分隔,而成為湖泊。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潟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Lagoon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潟湖係指由於濱海的沙洲或礁石(多為珊瑚礁)與陸地相連,使得沙洲或礁石內之海域和外海隔離而形成的平行或環繞海岸線之淺水區。潟湖外側之沙洲或礁石常有窄小的缺口,潮流可經由此口進出潟湖,稱為潮流口(tidal inlet),湖水之特性深受潮流影響。 臺灣之潟湖地形見於嘉義以南之海岸地區,主要為沙洲潟湖,自朴子溪口外向南經臺南的北門、七股、曾文溪口、高雄興達、左營、高雄港至屏東東港,其水深淺者,多已被開發為魚塭或沿海養殖,而水深者則利用其天然之地形屏障作為港灣使用。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基本資料
英文: | lagoon |
日期: | 2003年10月 |
出處: | 測繪學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匯積於濱外沙洲與陸地間具有潮流口之水域,稱為潟湖。台灣嘉南沿海,即有頗多潟湖之實例。見濱外沙洲、潮流口。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