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八分 - 教育百科
bā fē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ā fēn
解釋:
1.書體名。為秦代隸體的一種筆法,相傳為王次仲所創,說法多種,常見的有:一、言八宜訓背,筆勢左右分布相背,有如八字。見清.包世臣《藝舟雙楫.論書一.歷下筆譚》。二、有以二分似隸,八分似篆,介於篆隸之間,故稱為「八分」。見《雅俗稽言.卷三二.字學.八分》引《書苑文姬說》。也稱為「八分書」、「分書」。
2.漢隸的別稱。魏晉以後的楷書稱為「隸書」,為避免混淆,稱當時通行且有波磔的漢隸為「八分」。蔡邕所書的《熹平石經》為八分的正則。也稱為「漢隸」。
3.事情接近完滿的狀態。如:「這事的進展沒有十分,也有八分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八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