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國際使用段 - 教育百科
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ational Use Block
作者: 孫鳳蓮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國際使用段是中國機讀編目格式/國際機讀編目格式之書目資料登錄欄第8段,為各國及國際使用而設計。
  機讀編目格式是為運用電腦處理資料所設計的建檔架構,自美國成功的發展出第一代機讀編目格式(MARC I)後,各國紛紛推出本國的編目格式,各具特色。電腦化的最終目的在於資料的交換與共享,因此各國在制定格式時,均遵循國際標準,如磁帶上書目紀錄格式係以國際標準組織第2709號標準(ISO 2709)為依據,編目規則依照國際標準書目著錄(ISBDs)的規範;但由於文化的差別,各國資料殊異,欄位的設定及著錄方式自然不盡相同,不同的機讀編目格式無法溝通,阻礙了資料的分享與交流。有鑑於此,國際圖書館學會聯盟(IFLA)為突破困境,推動資料的交換,在多方審視編目的差異性下,並盡量避免格式的不同,於1977年推出了國際機編目交換格式。中國機讀編目格式架構係以國際標機讀編目格式為藍本,為適合中文圖書資料之特性於部分欄位酌予增加或修改,以書目資料登錄欄8段為例,即增加805欄,其下又增設若干分欄,本段主要供各館及國際使用,說明書目紀錄之來源,ISSN之來源,以及館藏紀錄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國際使用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