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地區性常模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ocal Norm
作者: 李坤崇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因測驗的原始分數,僅能做受試者內在特質的差異比較,無法適切了解受試者與所屬參照團體的關係,故測驗編製者通常會建立各種常模,以協助受試者了解自己在參照團體中的相對地位。
  「地區性常模」係依據某一地區性團體的代表性樣本所建立,而非依據全國性的代表樣本而建立,故地區性常模與全國性常模的差異主要在於「取樣範圍」。地區性常模通常用之於學校進行「選擇決定」、「安置決定」或「教學輔導」,如臺北市國小欲篩選數理資優生、美術資優生或其他特殊學生予以適切安置,最好採取臺北市的地區性常模。若臺北市學生選取全國性常模,可能會因臺北市學生的社經背景較高、文化刺激較多,衍生出高估臺北市學生的現象。反之,若篩選臺東縣學生時選用全國性常模,可能會因臺東縣學生的社經背景較低、文化刺激較少,衍生出低估臺東縣學生的現象。因此,學校欲進行「選擇決定」、「安置決定」或「教學輔導」宜依據地區性常模。
  若受試者的社經背景、教育經驗、文化刺激等特質差異甚大,通常測驗編製者會建立「地區性常模」。一般而言,建立地區性常模較全國性常模節省時間、經費,所遭遇的困難較少,若符合編製測驗目的,不一定盲目建立「全國性常模」,而忽略「地區性常模」的必要性與經濟性。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地區性常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