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坏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ㄊㄨˇ
  • 部首外筆畫 4
  • 總筆畫 7
  • 漢語拼音 pēi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ㄨㄟˋㄐㄧㄥㄕㄠㄌㄧㄢˋ˙ㄉㄜㄓㄨㄢㄨㄚˇㄊㄠˊㄑㄧˋㄖㄨˊ:「ㄊㄨˇㄆㄟ」、「ㄊㄠˊㄆㄟ」、「ㄨㄚˇㄆㄟ」。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坏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ēi
解釋:
  1. 未經燒煉的磚瓦陶器。
    【例】土坏、陶坏、瓦坏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壞」的異體字。
注音:
漢語拼音: péi
解釋:
[名]
1.未經燒成的磚瓦陶器。《說文解字.土部》:「坏,一曰瓦未燒。」如:「土坏」、「陶坏」。
2.低矮的山丘、土堆。宋.范成大〈長安閘〉詩:「千車擁孤隧,萬馬盤一坏。」
3.牆壁。《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故士或自盛以橐,或鑿坏以遁。」顏師古注引應劭曰:「坏,壁也。」唐.杜甫〈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賢非夢傅野,隱類鑿顏坏。」
[動]
用土封塞空隙。《禮記.月令》:「蟄蟲坏戶,殺氣浸盛。」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