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大祀 - 教育百科
ˋ
ˋ
dà s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à sì
解釋:
最隆重的祭祀。指祭天地、上帝、太廟、社稷、先師孔子等。《周禮.春官.肆師》:「立大祀用玉帛牲牷,立次祀用牲幣,立小祀用牲。」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大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a Sz
作者: 劉鳳學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祭祀名稱。中國古代祭祀禮儀分大祀、中祀及小祀三種。大祀是由國家主持之祭祀中最隆重禮儀之一。祭祀對象為天地、上帝、太廟及社稷。上述祭祀禮儀中均有樂舞表演;周朝(西元前11世紀∼西元前256)祭天時舞《雲門》,祭地時舞《咸池》,祭先妣舞《大濩》,祭先祖舞《大武》。周之後,歷代仍沿用此制度,但所用樂舞名稱多有變更,唯舞蹈形式仍以文舞、武舞為主。
參照:
《周禮.卷十二,卷二十二》、《禮記.卷五》。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大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