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孟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ㄗˇ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8
  • 漢語拼音 mè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ㄒㄩㄥㄉㄧˋㄐㄧㄝˇㄇㄟˋㄓㄨㄥㄆㄞˊㄏㄤˊㄗㄨㄟˋㄉㄚˋ˙ㄉㄜㄖㄨˊ:「ㄇㄥˋㄓㄨㄥˋㄕㄨˊㄐㄧˋ」。
  2. ㄧˊㄐㄧˋㄩㄝˋㄈㄣˋㄐㄩㄕㄡˇ˙ㄉㄜㄖㄨˊ:「ㄇㄥˋㄩㄝˋ」、「ㄇㄥˋㄔㄨㄣ」、「ㄇㄥˋㄉㄨㄥ」。
  3. ㄇㄥˋㄗˇㄏㄨㄛˋㄇㄥˋㄗˇㄧˋㄕㄨ˙ㄉㄜㄐㄧㄢˇㄔㄥㄖㄨˊ:「ㄎㄨㄥˇㄇㄥˋ」、「ㄌㄨㄣˊㄇㄥˋ」。
  4. ㄇㄥˋㄌㄤˋㄒㄧㄥˊㄕˋㄔㄨㄥㄉㄨㄥˋㄅㄨˋㄐㄧㄥㄎㄠˇㄌㄩˋㄖㄨˊ:「ㄊㄚㄋㄧㄢˊㄑㄧㄥㄑㄧˋㄕㄥˋㄗㄨㄛˋㄕˋㄗㄨㄥˇㄕˋㄏㄣˇㄇㄥˋㄌㄤ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孟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èng
解釋:
  1. 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大的。古代常以孟、仲、叔、季的順序來分長幼之別。
    【例】孟孫、孟姜
  2. 四季中每季的第一個月。
    【例】孟春、孟夏
  3. 行為誇大、鹵莽。
    【例】孟浪、高言孟行
  4. 孟子或《孟子》一書的簡稱。
    【例】孔孟、論孟
  5.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èng
解釋:
[形]
1.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大的。《說文解字.子部》:「孟,長也。」《左傳.隱公元年》:「傅惠公元妃孟子。」唐.孔穎達.正義:「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長幼之別字也。」
2.鹵莽的、誇大的。如:「孟浪」。《管子.任法》:「奇術技藝之人,莫敢高言孟行,以過其情。」
[名]
1.四季中每季的第一個月。《逸周書.卷六.周月》:「歲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唐.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時當冬之孟,隙竅縮寒漲。」
2.孟子或《孟子》一書的簡稱。如:「孔孟」、「論孟」。
3.姓。如戰國時鄒有孟軻。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bī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Bīng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