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煙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ㄉㄨㄥ西˙ㄒㄧㄖㄢˊㄕㄠㄕˊㄙㄨㄛˇㄔㄢˇㄕㄥ˙ㄉㄜㄑㄧˋㄊㄧˇㄖㄨˊ:「ㄧㄢㄘㄨㄥ」、「ㄇㄠˋㄧㄢ」、「ㄏㄟㄧㄢ」、「ㄧㄡˊㄧㄢ」、「ㄔㄨㄟㄧㄢ」。
  2. ㄗㄞˋㄒㄧㄠㄕˊㄓㄨㄥㄔㄢㄗㄚˊㄏㄨㄚˋㄒㄩㄝˊㄧㄠˋㄆㄧㄣˇㄓˋㄔㄥˊ˙ㄉㄜㄖㄢˊㄈㄤˋㄨˋㄖㄢˊㄕㄠㄕˊㄋㄥˊㄆㄣㄕㄜˋㄔㄨㄘㄢˋㄌㄢˋ˙ㄉㄜㄏㄨㄛˇㄏㄨㄚㄏㄨㄛˋㄍㄜˋㄓㄨㄥˇㄅㄧㄢˋㄏㄨㄢˋ˙ㄉㄜㄐㄧㄥˇㄒㄧㄤˋㄍㄨㄥㄖㄣˊㄍㄨㄢㄕㄤˇㄩㄥˋㄖㄨˊ:「ㄧㄢㄏㄨㄛˇ」、「ㄧㄢㄏㄨㄚ」。
  3. ㄕㄢㄔㄨㄢㄩㄣˊㄨˋㄕㄨㄟˇㄑㄧˋㄉㄥˇㄖㄨˊ:「ㄧㄢㄅㄛ」、「ㄧㄢㄨˋ」、「ㄧㄢㄒㄧㄚˊ」、「ㄍㄨㄛˋㄧㄢˇㄩㄣˊㄧㄢ」。
  4. ㄊㄜˋㄓˇㄧㄚㄆㄧㄢˋㄖㄨˊ:「ㄧㄢㄊㄨˇ」、「ㄧㄢㄉㄨ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煙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ān
解釋:
  1. 物質燃燒時所產生的氣體。
    【例】炊煙、煤煙
  2. 東西燃燒而生的煙氣所凝結成的黑灰,常用以製墨。
    【例】桐煙、鍋煙
  3. 山川間像煙一樣的水氣。
    【例】雲煙、煙霧
  4. 特指鴉片。
    【例】煙土、大煙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ān
解釋:
[名]
1.物質燃燒時所產生的氣狀物。《說文解字.火部》:「煙,火氣也。」如:「炊煙」、「狼煙」。唐.王維〈使至塞上〉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2.山川間像煙一樣的水氣。如:「雲煙」、「煙嵐」。《文選.左思.吳都賦》:「飛爓浮煙,載霞載陰。」
3.煙氣所凝結而成的黑灰,常用以製墨。如:「油煙」、「桐煙」、「鍋煙」。《文選.曹植.樂府詩》:「墨出青松煙,筆出狡兔翰。」
4.特指鴉片。如:「煙土」、「大煙」、「抽大煙」。
5.通「菸」。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mok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是一般燃燒所產生可見的懸浮微粒,如木炭、煤、木材、垃圾燃燒所產生黑煙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ia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燃燒時冒出的氣體。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