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紋溝沖蝕(或小溝沖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ill Erosio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又稱為小溝沖蝕或細溝沖蝕。天空降雨後,若在地表形成地表流,則水會沿著低窪處流動,或者地表岩層土壤因抗蝕強度不同,流水會切蝕軟弱岩層土壤,因而在地表形成許多細小紋溝,這種現象稱為紋溝沖蝕。由於紋溝細長,分布頗密,有如手指一般,所以又稱其為指狀沖蝕(finger erosion)。通常紋溝深度相當平淺,大約在30公分以內,這種現象在新開發之邊坡,或者在缺乏植被的山坡地等處最易見到。因為它的切蝕作用尚在初期,還不深,故可用一般耕犁方式整平。若紋溝未及時處理,在水流作用下,會加劇其侵蝕作用而形成深溝(gully)。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紋溝沖蝕(或小溝沖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