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術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ㄧˋㄈㄚˇㄐㄧˋㄧˋㄖㄨˊ:「ㄇㄟˇㄕㄨˋ」、「ㄨˇㄕㄨˋ」、「ㄐㄧˋㄕㄨˋ」。
  2. ㄈㄤㄈㄚˇㄘㄜˋㄌㄩㄝˋㄖㄨˊ:「ㄓㄢˋㄕㄨˋ」、「ㄑㄩㄢˊㄕㄨˋ」。
  3. ㄓㄨㄢㄧㄝˋ˙ㄉㄜㄖㄨˊ:「ㄕㄨˋㄩ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術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ù
解釋:
  1. 技藝。
    【例】武術、美術、醫術
  2. 方法、策略。
    【例】戰術、權術、仁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ù
解釋:
[名]
1.邑中通行的道路。《墨子.旗幟》:「巷術周道者必為之門。門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四》:「冠蓋陰四術,朱輪竟長衢。」
2.技藝。如:「武術」、「美術」、「技術」。晉.陶淵明〈詠荊軻〉詩:「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3.方法、策略。如:「戰術」、「權術」、「算術」。《韓非子.定法》:「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也。」
注音:
漢語拼音: suì
解釋:
[名]
古代位於郊外的行政區域。通「遂」。《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u̍t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拐、騙。
同義詞: 拐、騙
音讀: su̍t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專門的技藝或技巧。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