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資訊生命週期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formation life cycle
作者: 阮明淑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生命週期源自植物在其個體發育過程中,歷經萌芽、生長、開花、結果、衰老及死亡等階段,此過程稱為植物生命週期。後來才逐漸發展出各種生命週期,如產品生命週期、資訊生命週期等。因為資訊類型不同,或使用單位不同,分法稍有差異:如資訊系統的資訊生命週期包括資訊的蒐集、儲存、創造、維護和處置等階段;數位資訊生命週期包含:創造(creation)、蒐集和館藏發展(acquisition and collection development)、識別和編目(identification and cataloging)、儲藏(storage)、保存(preservation)及存取(access)。檔案資訊生命週期有:(1)起源;(2)分布和重製;(3)使用與/或處理;(4)審查和核准;(5)推薦、摘要與編輯;(6)主動儲存;(7)長期儲存;(8)失效和銷毀等階段。資訊生命週期的應用,有助於資訊資源的管理及機構資訊政策的研究,也適用於策略規劃、日常管理、作業操作流程(operations)及歷史建檔(historical documentation)等。資訊生命週期之管理有五階段:(1)資訊的建立或收集;(2)資料管理和資訊處理;(3)安全管理;(4)傳輸和傳播;(5)最終處理。資訊管理經由資訊生命週期的過程知道何時該進行資訊正規化、合理化及最終淘汰。DeSanti M. V. (1993). A Policy Framework on the Dissemination of Government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ome Remark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10, 255-260.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1993).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Service, Applying Technology to Record Systems: A Media Guideline. Washington, D.C.

Hodge(2000). Best Practices for Digital Archiving-An Information Life Cycle Approach. D-Lib Magazine, 6(1).
參考資料:
DeSanti M. V. (1993). A Policy Framework on the Dissemination of Government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ome Remark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10, 255-260.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1993).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Service, Applying Technology to Record Systems: A Media Guideline. Washington, D.C.

Hodge(2000). Best Practices for Digital Archiving-An Information Life Cycle Approach. D-Lib Magazine, 6(1).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資訊生命週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