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雙色角孔海膽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雙色角孔海膽Salmacis bicolor,又名為疏棘角孔海膽,分類上屬刻肋海膽科Temnopleuridae,該科的主要特徵之一,是體殼上除了步帶區的管足孔之外,在骨板上或骨板間的角落,常會出現其他獨特的穿孔、凹溝或刻痕,在體殼上常呈現出美麗的花紋與顏色。本種海膽具有美麗的棘刺與體殼,大棘在體殼大圓周(赤道)附近的長度最長,反口面頂系附近的大棘較短且稀疏,棘刺呈現橙紅色,赤道附近大棘較長且較密,具有紅、白相間的環帶。但整體而言,大棘的長度皆很短,不到體殼直徑的四分之一。去皮後的體殼呈灰綠色或黃褐色,步帶區則呈現美麗的淺藍色,體殼上的大疣排列非常整齊。體殼骨板的邊緣,具有水平走向的凹溝。雙色角孔海膽的體殼高度變異極大,從低矮型的個體到高的錐形個體都有,體殼直徑最大可達10公分。 本種主要棲息在大陸棚水深約20~120公尺的海域,有時會出現在珊瑚礁區與泥沙底交界處。從東非經紅海、印尼、菲律賓、中國南海、台灣至日本南部都有分布;台灣的西南沿海及東北角的南方澳外海都曾採獲。
知識 1:
殼狀(Test like)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雙色角孔海膽
世界地理分布: 日本南部經南中國海到印尼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目名: 海膽目
中文科名: 刻肋海膽科
中文綱名: 海膽綱
中文門名: 棘皮動物門
分布深度: 0~1m 潮間帶及潮池
台灣分布地點: 台灣東北角及西海岸淺海泥砂底質海域
學域-大分類: 動物-棘皮動物類
拉丁屬名: Salmacis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目名: Echinoida
拉丁科名: Temnopleuridae
拉丁種小名: bicolor
拉丁綱名: Echinoidea
拉丁門名: Echinodermata
棲所環境: 沙底
紀錄類別: 無脊椎動物棘皮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