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領角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llared Scops-Owl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Otus lettia
形態:
體長23~25公分。全身大致灰褐至紅褐色,面盤灰色至褐色,耳羽短小,內側及眉為皮黃色。身體背雜有深切雜紋及白斑,後頸、喉及腹面顏色較淺,胸前有黑色縱紋,跗蹠長有羽毛,虹膜深褐色。亞成鳥體色較淺,斑紋較深。
分布:
共5亞種,分布於亞洲東部,包括中南半島、中國大陸東南及東北、日本及台灣。多出現於低海拔地區,分布可至2,200公尺。
生態習性:
棲息於常綠及闊葉森林、次生林、農田地或花園。以鞦形蟲及蚱蜢等昆蟲為主食,也會固定攝食一些脊椎動物,如小型齧齒動物、鳥類或蜥蜴等。不作南北遷移,有些族群冬季會降遷,鳴聲為單音節的「嗚-」聲。繁殖期2~7月,於天然樹洞或其他鳥類用過的樹洞中築巢,每窩產3~5顆卵,雌雄雙方共同孵卵。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鴞形目(Order Strigiformes)
科:
鴟鴞科(Family Strig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領角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