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鵂鶹(領鵂鶹) - 教育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llared Owlet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Glaucidium brodiei
形態:
體長15~17公分,體型嬌小,頭圓形,佔身體的比例很大,有紅棕色及灰褐色型,背面顏色較深而腹部淺色。眉線、眼周圍及喉白色,頭頂有皮黃色斑點,頭部後方有一對黑色的假眼。飛羽及尾上具皮黃色橫斑,肩羽末端白色,胸前及脅雜有淺色斑紋,腹側具深色縱紋。虹膜金黃色,喙及腳黃綠色。分布於島嶼的亞種體色較深。
分布:
共4亞種,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及南部,包括喜馬拉雅山脈至中國大陸中南部、台灣、印度及中南半島、婆羅洲及蘇門達臘。
生態習性:
棲息於開闊的森林邊緣,樹林及灌木,全天候活動,尤以晨昏最為頻繁,以小型鳥類、昆蟲、鼠類及蜥蜴為主食,通常以在枝頭等待的方式獵食。叫聲為二音節的「bu-bu-」聲,於樹洞中繁殖,每窩產4顆卵,親鳥雙方共同撫養幼雛。鵂鶹在各分布地均為留鳥,族群數量普遍。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鴞形目(Order Strigiformes)
科:
鴟鴞科(Family Strig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鵂鶹(領鵂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