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絨毛近方蟹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絨毛近方蟹
英文名: Hemigrapsus penicillatus
描述:
俗稱濱蟹、青蚶,英名Penicillate shore crab, Harry-clawed shore crab, Pacific crab, Japanese shore crab。頭胸甲扁平,接近圓方形,寬約可達6公分,甲面具細凹點,中央有H行凹溝,前後略為彎曲,後緣略呈圓形,前額寬廣,中央略微凹入,額緣及前側緣鋒銳,額緣平直,寬度大於後緣,且等於甲寬的一半。前側緣含眼窩外齒一共有3齒,齒間缺刻深,後緣明顯內縮,且具有絨毛。螯腳左右大小略有差異,長節後緣有毛,腕節及掌節肥大光滑,有些個體在掌部外側靠下方有一條縱向的脊,雄蟹的螯腳在靠近兩指基部處密生絨毛,內側比外側濃密,但雌蟹及雄性幼蟹無絨毛;可動指細長且彎曲,兩指的咬合面約有10枚細齒,閉合時無縫隙。步腳的長節前緣基半部有絨毛,前節有短剛毛。 雌雄外觀差異大,體色亦多變化。頭胸甲和步腳呈黃棕色、紅棕色、灰棕色、褐色至紅褐色,有一些深色的斑紋和紅色的細點,體色變化多端,具有很好的保護色。螯腳的掌部淡紫紅色至青綠色,有些散生紅色的細點,可動指呈紅棕色,指尖及腹面呈乳白色。
分布:
本種廣泛分佈於西太平洋沿岸和夏威夷,包括臺灣、中國沿海各省、朝鮮半島、日本及庫頁島,於1980年代後期被輪船的壓艙水引進歐洲,後來也引進美國的緬因州。最近因全球暖化,原本棲息地溫度升高,多往高緯遷徙。臺灣各地河口與附近的海岸礫石區經常可見。
作者: 陳育賢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