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帢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ㄐㄧㄣ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9
  • 漢語拼音 qià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à
解釋:
參見「帢帽」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一種古代之便帽,以縑帛縫製,可以顏色分別貴賤。《龍龕手鑑.巾部》:「帢,冠帢也。」《廣韻.入聲.洽韻》:「帢,士服,狀如弁,缺四角,魏武帝製。」《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二月丁卯,葬高陵。」晉.裴松之.注引傅玄《傅子》:「漢末王公,多委王服,以幅巾為雅,是以袁紹之徒,雖為將帥,皆著縑巾。魏太祖以天下凶荒,資財乏匱,擬古皮弁,裁縑帛以為帢,合於簡易隨時之義,以色別其貴賤。」

注音: ㄑㄧㄚ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帢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