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杕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ㄇㄨˋ
  • 部首外筆畫 3
  • 總筆畫 7
  • 漢語拼音 dìduò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形]
樹木孤高獨立的樣子。《詩經.唐風.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注音:
漢語拼音: duò
解釋:
[名]
控制行船方向的設備,多裝置在船尾。同「舵」。《淮南子.說林》:「心所說,毀舟為杕;心所欲,毀鐘為鐸。」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ㄉㄧˋ

1. 樹木孤高特出。《說文解字.木部》:「杕,樹皃(貌)。」清.段玉裁.注:「樹,當作特,字之誤也。」《詩經.唐風.杕杜》:「有杕之杜,其葉湑湑。」漢.毛亨.傳:「杕,特皃(貌)。」晉.孫楚〈杕杜賦〉:「惟有杕之為杜,齊萬物而並立。」

2. 樹木茂盛貌。《玉篇·木部》:「木盛貌。」

㈡ㄉㄨㄛˋ

用來控制行船方向之設備,多裝置於船尾。同「舵」。《集韻.上聲.哿韻》:「杕,正船木也。」《淮南子.說林》:「心所說,毀舟為杕;心所欲,毀鐘為鐸。」漢.高誘.注:「杕,舟尾也。」

注音: ㈠ㄉㄧˋ ㈡ㄉㄨㄛ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杕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