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殲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ān
解釋:
  1. 殺盡、消滅。
    【例】殲敵、殲滅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ān
解釋:
[動]
殺盡、消滅。如:「殲敵」。《資治通鑑.卷二四七.唐紀六十三.武宗會昌三年》:「可汗既與為怨,須盡殲夷。」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殺盡、滅絕。如:「殲敵」。《說文解字.歺部》:「殲,微盡也。」《廣韻.平聲.鹽韻》:「殲,滅也。」《書經.胤征》:「殲厥渠魁,脅從罔治。」《資治通鑑.卷二四七.唐紀六三.武宗會昌三年》:「可汗既與為怨,須盡殲夷。」

2. 死亡。《晉書.卷一九.禮志上》:「今元憝已殲,宜修舊典。」唐.杜甫〈詠懷古跡〉詩五首之五:「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3. 刺。《字彙.歹部》:「殲,刺也。」《後漢書.卷八七.西羌列傳.湟中月氏胡》:「若乃陷擊之所殲傷,追走之所崩籍。」《明史.卷二一二.列傳.戚繼光》:「繼光手殲其魁,蹙餘賊瓜陵江盡死。」

注音: ㄐㄧㄢ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殲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