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踆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ㄗㄨˊ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4
  • 漢語拼音 qūncū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ūn
解釋:
[動]
踢。《集韻.平聲.魂韻》:「踆,以足逆蹋曰踆。」《公羊傳.宣公六年》:「祁彌明逆而踆之。」
注音:
漢語拼音: qūn
解釋:
[動]
退、止。《文選.張衡.東京賦》:「千官萬品,已事而踆。」唐.李善.注:「已,止也。踆,退也。謂品秩官僚等,並止事而退還也。」
[形]
踆踆:(1)鳥獸行走的樣子。《文選.張衡.西京賦》:「怪獸陸梁,大雀踆踆。」唐.李善.注:「踆踆,大雀容也。」唐.杜甫〈封西岳賦〉:「麒麟踆踆而在郊,鳳凰蔚跂而來遊。」(2)腳步遲緩的樣子。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焉能心怏怏,祗是走踆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ㄘㄨㄣ

踢。《集韻.平聲.魂韻》:「踆,以足逆躢(蹋)曰踆。」《公羊傳.宣公六年》:「祁彌明逆而踆之。」

㈡ㄑㄩㄣ

1. 退、止。《廣韻.平聲,諄韻》:「踆,退也。」《字彙.足部》:「踆,止也。」《文選.張衡.東京賦》:「千官萬品,已事而踆。」唐.李善.注:「已,止也。踆,退也。謂品秩官僚等,並止事而退還也。」

2. 「踆踆」:

⑴ 鳥獸行走的樣子。《文選.張衡.西京賦》:「怪獸陸梁,大雀踆踆。」唐.李善.注:「踆踆,大雀容也。」唐.杜甫〈封西岳賦〉:「麒麟踆踆而在郊,鳳凰蔚跂而來遊。」

⑵ 腳步遲緩的樣子。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焉能心怏怏,祗是走踆踆。」《明史.卷一九四.列傳.鄒文盛》:「文盛為人廉謹,踆踆若無能。」

注音: ㈠ㄘㄨㄣ ㈡ㄑㄩㄣ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踆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