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殿試 - 教育百科
殿
ˋ
ˋ
  • 漢語拼音 diàn sh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iàn shì
解釋:
1.古時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由皇帝親自在大殿中主持。《明史.卷七○.選舉志二》:「三年大比,以諸生試之直省,曰鄉試。中式者為舉人。次年,以舉人試之京師,曰會試。中式者,天子親策於廷,曰廷試,亦曰殿試。」
2.元代對讀書人的通稱。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一折:「他本是太學中殿試,怎想他拳頭上便死,今日個則落得長街上檢屍。」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俺小姐至今脂粉未曾施,念到有一千番張殿試。」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殿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