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雹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ㄩˇ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13
  • 漢語拼音 báo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ㄅㄧㄥㄅㄠˊㄗˋㄉㄨㄟˋㄌㄧㄡˊㄩㄣˊㄘㄥˊㄓㄨㄥㄌㄨㄛˋㄒㄧㄚˋ˙ㄉㄜㄑㄧㄡˊㄓㄨㄤˋㄏㄨㄛˋㄅㄨˋㄍㄨㄟㄗㄜˊㄅㄧㄥㄎㄨㄞˋㄒㄧㄠˇㄖㄨㄛˋㄏㄨㄤˊㄉㄡˋㄉㄚˋㄖㄨˊㄅㄤˋㄑㄧㄡˊㄉㄨㄛㄈㄚㄕㄥㄩˊㄨㄢˇㄔㄨㄣㄏㄨㄛˋㄔㄨㄒㄧㄚˋㄔㄤˊㄅㄢˋㄙㄨㄟˊㄌㄟˊㄩˇㄦˊㄒㄧㄚˋㄑㄧㄤˊㄌㄧㄝˋ˙ㄉㄜㄅㄠˊㄅㄠˋㄨㄤˇㄨㄤˇㄉㄨㄟˋㄖㄣˊㄋㄨㄥˊㄗㄨㄛˋㄨˋㄐㄧㄢˋㄓㄨˊㄨˋㄉㄥˇㄗㄠˋㄔㄥˊㄕㄤㄏㄞ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雹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áo
解釋:
  1. 空中水氣遇冷凝結成的固體,常隨著暴雨降落到地面。 △冰雹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áo
解釋:
[名]
空中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冰粒或冰塊。此種粒塊直徑達五公釐或以上,常伴夏季暴雨降下。也稱為「冰雹」、「雹子」。
[動]
投擲、拍打。通「撲」。《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五.孟姜女變文》:「姜女自雹哭黃天,只恨賢夫亡太早。」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ha̍u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空中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冰粒或冰塊,常隨夏季大雨落下。
  2. 冰雹
同義詞: 冰角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ㄅㄠˊ

1. 空中水蒸氣遇冷凝結而成之冰粒或冰塊,常伴夏季暴雨降下。《說文解字.雨部》:「雹,雨冰也。」《禮記.月令》:「仲夏行冬令,則雹凍傷穀,道路不通,暴兵來至。」《晉書.卷四.惠帝紀》:「是歲,沛國雨雹,傷麥。」亦稱為「冰雹」、「雹子」。

2. 拍打。同「撲」。《敦煌變文.孟姜女變文》:「姜女自雹哭黃天,只恨賢夫亡太早。」

㈡ㄅㄛˊ,ㄅㄠˊ之又音。

注音: ㈠ㄅㄠˊ ㈡ㄅㄛ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雹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