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餽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ㄕˊ
  • 部首外筆畫 10
  • 總筆畫 18
  • 漢語拼音 kuì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ㄗㄥˋㄙㄨㄥˋㄊㄨㄥㄎㄨㄟˋ」。ㄖㄨˊ:「ㄎㄨㄟˋㄗ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餽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uì
解釋:
  1. 古代對鬼神的祭祀稱為「餽」。
  2. 贈送。通「饋」。
    【例】餽贈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uì
解釋:
[名]
1.古代對鬼神的祭祀稱為「餽」。《說文解字.食部》:「餽,吳人謂祭曰餽。」
2.姓。如春秋時晉國有餽閒倫。
[動]
贈送。通「饋」。如:「餽贈」。《孟子.公孫丑下》:「前日於齊,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漢.賈誼〈說積貯〉:「卒然邊境有急,數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餽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古代對鬼神之祭祀稱為「餽」。《說文解字.食部》:「餽,吳人謂祭曰餽。」清.段玉裁.注:「祭鬼者,餽之本義,不同饋也。」

2. 贈送、輸送。通「饋」。如:「餽贈」。《孟子.公孫丑下》:「前日於齊,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漢.賈誼〈說積貯〉:「卒然邊境有急,數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餽之。」《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臣聞千里餽糧,士有飢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

3. 姓。如春秋晉有餽閒倫。

⇒作「」形時,為@B05757

注音: ㄎㄨㄟ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餽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