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縷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ㄒㄧㄢˋㄇㄚˊㄒㄧㄢˋㄖㄨˊ:「ㄐㄧㄣㄌㄩˇ」、「ㄅㄨˋㄐㄩㄝˊㄖㄨˊㄌㄩˇ」。
  2. ㄒㄧㄤˊㄒㄧˋ˙ㄉㄜㄖㄨˊ:「ㄌㄩˇㄕㄨˋ」、「ㄌㄩˇㄒㄧ」。
  3.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ㄒㄧㄢㄒㄧˋㄊㄧㄠˊㄓㄨㄤˋㄨ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ㄧˋㄌㄩˇㄒㄧˋㄕㄚ」、「ㄧˋㄌㄩˇㄔㄨㄟㄧㄢ」。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縷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線、麻線。
    【例】金縷衣
  2. 詳細的。
    【例】縷述、縷析
  3. 量詞。計算絲線狀物品的單位。
    【例】一縷頭髮、一縷炊煙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線、麻線。《說文解字.糸部》:「縷,線也。」《孟子.滕文公上》:「麻縷絲絮輕重同,則賈相若。」宋.蘇軾〈赤壁賦〉:「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2.量詞。計算纖細條狀物的單位。如:「一縷頭髮」、「一縷炊煙」。《紅樓夢》第一八回:「軟襯三春草,柔拖一縷香。」
[動]
刺繡。唐.白居易〈繡觀音菩薩讚.序〉:「紉針縷綵,絡金綴珠。」《水滸傳》第九六回:「星冠攢玉,鶴氅縷金。」
[副]
詳細的。如:「縷析」、「縷述」。《文選.枚乘.七發》:「雖有心略辭給,固未能縷形其所由然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