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袍 - 教育百科
ˊ
播放
部 + 5 畫 = 11 páo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套在外面的長衣。如:「浴袍」、「睡袍」、「長袍」。
  2. 袍澤:稱軍隊中的同事。如:「袍澤之誼」。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袍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áo
解釋:
  1. 一種中式的長衣服。
    【例】棉袍、長袍、旗袍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áo
解釋:
[名]
1.寬大而夾層中有棉絮的外衣。如:「外袍」、「睡袍」、「長袍馬褂」。《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2.長衣。如:「旗袍」、「錦袍」、「戰袍」。
3.衣服前襟。《公羊傳.哀公十四年》:「反袂拭面涕沾袍。」漢.何休.注:「袍,衣前襟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hâu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