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遺書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yí shū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遺書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yí shū |
|
解釋:
1.前代散逸的書。《漢書.卷三○.藝文志》:「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 2.前人遺著,由後人替他刊行的,稱為「遺書」。如船山遺書、章氏遺書。 3.死者所遺留的文字。《三國演義》第五七回:「公瑾有王佐之才,今忽短命而死,孤何賴哉?既遺書特薦子敬,孤敢不從之?」《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將及危急之際,寫下遺書二紙,將一紙付與魯氏。」 4.留下書信。如:「遺書出走」。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wèi shū |
|
解釋:
寄信給人。《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備當遺書於曹操,勸令解和。」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遺書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屬性: | 名 |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對應華語: | 遺書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遺書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 音讀: |
uî-su
|
解釋:
|
|
| 又唸作: | (遺書, uî-si)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遺書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