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召南〕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傅元龍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召南〕為〔詩經.國風〕之次篇,與〔周南〕並稱為二南。〔召南〕之產生年代,參見「周南」。召是地名,和周地都是古時雍州歧山之陽。周武王得天下,封弟旦於周地稱周公,封爽於召地稱召公;這些詩都是從召地以南百姓人家採集而來的,故稱為〔召南〕。
  〔召南〕共有十四篇,大體可分為六類:
1.男女情愛的詩篇:如〔摽有梅〕、〔野有死麕〕等。2.思夫的詩篇:如〔草虫〕、〔殷其靁〕等。3.讚美的詩篇:如〔甘棠〕讚念召公,〔騶虞〕讚美獵人,〔何彼襛矣〕讚美王姬之美。4.婚嫁的詩篇:如〔鵲巢〕、〔采蘋〕等。5.勞動的詩篇:如〔采蘩〕為蠶婦為公侯養蠶之事。6.社會的詩篇:如〔行露〕為女子反對強迫婚姻之詩,〔恙羊〕為不滿貴族養尊處優之生活,〔小星〕為官吏出差趕路感嘆之詩,〔江有汜〕為棄婦哀怨之詩。〔召南〕詩篇不若〔周南〕祥和,因有發抒不滿情緒之作品。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召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