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牙笏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yá h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á hù
解釋:
象牙製的笏板,古代臣子上朝時所用。後亦用於道士朝見真人或齋醮科儀。《西遊記》第一一回:「太宗聞言,抬頭觀看,只見那人:頭頂烏紗,腰圍犀角。頭頂烏紗飄軟帶,腰圍犀角顯金廂。手擎牙笏凝祥靄,身著羅袍隱瑞光。」《紅樓夢》第一○二回:「法師們俱戴上七星冠,披上九宮八卦的法衣,踏著登雲履,手執牙笏,便拜表請聖。」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牙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