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下駟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xià s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à sì
解釋:
1.劣等的馬。《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宋書.卷七五.顏竣傳》:「議者不過言互市之利在得馬,今棄此所重,得彼下駟,千匹以上,尚不足言。」
2.比喻下等的物品,或才能低下的人。宋.李綱〈荔支後賦〉:「漢貢南海,唐驛西川,皆荔支之下駟,乃並駕于中原,當時所見,得其麤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下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