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不透明縮影資料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icro-Opaque
作者: 朱則剛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一般的縮影資料均是以可透光的軟片記錄與呈現,不透明縮影資料則相對的是以非透明的材質為底 。最常見的不透明縮影資料有縮影印刷片(Microprint)與縮影卡片(Microcard)2種,前者是152mm × 229mm (6"" × 9"")尺寸的紙張,以高精密的網版印刷方式製成,縮率約為17倍。後者則為76mm × 127mm(3"" × 5"")尺寸的較小張卡片,以攝影方式沖印而成,縮率由17倍至23倍都有。
  縮影印刷片的內容以報紙、期刊、及絕版書為主。縮影卡片之內容則較廣泛,又分為單面印製與雙面印製兩種,除頂端以普通字體印出的文件目錄資料,單面可容70幅畫面。
  除了前述的兩種型式之外,縮影紙帶也是一種不透明縮影資料。是將縮影的影像逐幅印製在特製的紙帶上,紙帶上塗有背膠,可以依需求剪下分類黏貼於普通的卡片上,一般通用的3""× 5""。卡片可容40幅畫面。
  由於不透明縮影資料本身不透光的特性,無法利用一般的縮影資料閱讀機閱讀其內容。因此必須用與實物投影機(Opaque Projector)原理相同的特殊裝置,以光線照射資料表面,再將反射光投射至後映式銀幕上以茲閱讀。相較於透明縮影資料,不透明縮影資料的使用較不方便,其閱讀機也不普及,因此一直不是一種很普遍出版與收藏的縮影資料型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不透明縮影資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