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桃源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táo yuá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o yuán
解釋:
  1. 比喻世外樂土或避世隱居的地方。典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例】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描述一名漁夫誤入桃源的始末。 △桃花源、世外桃源、武陵源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桃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o yuán
解釋:
晉朝陶淵明作桃花源記,文中描述武陵漁人遇見一群因避秦亂世,而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地方。原是陶淵明理想中的居住國度。後用以比喻世外樂土或避世隱居的地方。宋.陸游〈小舟遊近村捨舟步歸〉詩四首之一:「寒日欲沉蒼霧合,人間隨處有桃源。」亦用以比喻仙境。《聊齋志異.卷一一.王者》:「然桃源仙人,不事劫掠;即劍客所集,烏得有城郭署哉!」也稱為「桃花源」、「世外桃源」、「武陵源」。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桃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