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農民中等專業學校(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孫玉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農民中等專業學校亦稱農民技術學校,是大陸地區為農村培養具有相當於中等農業科學技術程度的人才,於一九八○年代開始建立的學校。
  一九八二的〔縣辦農民技術學校暫行辦法〕,明確指出農民技術學校是屬於農業中等專業性質的學校,以縣(市區)為單位設置,招收具有初中畢業以上實際文化程度的社(人民公社)、隊(生產隊)管理幹部、技術員,和有一定生產經驗的農村青年和農民教育的教師。學習年限為二至三年,畢業後仍回原地工作。專業設置一般設有農學、畜牧、果林、農副產品加工等。學校除開辦中等專業水平的學歷教育外,還根據生產和推廣科學技術的需要舉辦各種短期訓練班。
  到一九九二年,大陸地區舉辦的農民中等專業學校三百七十五所,培養畢業生三萬九千六百零八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農民中等專業學校(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