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脩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iū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iū |
解釋:
[名] 1.乾肉條。《周禮.天官.膳夫》:「凡肉脩之頒賜,皆掌之。」 2.參見「束脩」條。 3.姓。如漢代有脩炳。 [動] 1.乾枯、枯萎。《詩經.王風.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脩矣。」 2.研習。通「修」。《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老子脩道德。」 3.打掃、洗滌。《禮記.中庸》:「春秋脩其祖廟,陳其宗器。」漢.鄭玄.注:「脩,謂掃糞也。」 [形] 1.長、久、遠。通「修」。《楚辭.屈原.離騷》:「路曼曼其脩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文選.潘岳.西征賦》:「生有脩短之命。」 2.美善。《楚辭.屈原.離騷》:「老冉冉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立。」《文選.張衡.思玄賦》:「伊中情之信脩兮。」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注音: | ㄒㄧㄡ #ㄒㄧㄡ |
正字: | 修 |
異體字/附錄字內容: |
〔關鍵文獻〕 《字彙.人部》。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尤韻.修字》引〈漢西嶽華山廟碑〉。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脩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