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二氧化硫 - 教育百科
ˋ
ˇ
ˋ
ˊ
  • 漢語拼音 èr yǎng huà li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èr yǎng huà liú
解釋:
  1. 一種無色而有刺激性臭味的氣體或液體。遇水成亞硫酸,毒性強,可用以殺菌、防腐、製作漂白劑等。
    【例】液態的二氧化硫能吸熱並產生低溫,可用來當作冷凍劑。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二氧化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èr yǎng huà liú
解釋:
分子式SO2,一種無色而有刺激性臭味的氣體。遇水成亞硫酸,毒性強,可作殺菌、防腐、漂白劑等。也稱為「亞硫酐」。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二氧化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ulfur Dioxid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SO2分子量64.07,氧佔49.95%、硫佔50.05%。無色不燃氣體,強烈的窒息臭。在-10℃及常壓下冷凝為無色液體,比重液體為1.5,熔點-72℃,沸點-10℃。和氧混合通過紅熱白金會轉化成三氧化硫,與水反應成亞硫酸,溶解度17.7%(0℃)、11.9%(15%)、8.5%(25℃),在醇中為25%,甲醇為32%,並能溶於氯仿和醚中。市場上裝入鐵筒中供應。用作防腐劑、漂白劑、殺蟲劑,液態二氧化硫可作溶劑。吸入高濃度可能產生呼吸道麻痺和肺炎,皮膚接觸時,由於快速揮發的冷凍效應產生灼傷,暴露之症狀為刺激感、咳嗽、胸部壓迫感、窒息、灼傷。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二氧化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