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伊來石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伊來石的英文名Illite為1937年由Grim等人依其發現地來命名。伊來石的物理性質與白雲母或絹雲母類似,通常晶體非常細小,粒徑一般在1-2μm以下,肉眼無法觀察。在自然界都以塊狀或土狀之集合體出現。其化學成分與白雲母相似,但鉀含量較低,水含量要高些。伊來石是頁岩和其它沉積岩,以及沉積物中重要的黏土礦物。它也產在一些板岩中,或出現在某些礦床或溫泉附近的換質帶內。伊來石可由長石或雲母風化而來,或由其它黏土礦物轉變而成,低溫蝕變亦能形成,因此,它是典型的風化或蝕變產物。在台灣地區廣泛分布於沉積岩、蝕變火成岩或土壤中,在硬泥岩、板岩、千枚岩等極低度泥質變質岩中亦有產出。
知識 1:
2.79~2.8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伊來石
化學成分: [K, (H<sub>3</sub>O<sup>
國內產地: 廣泛分布於沉積岩、蝕變火成岩或土壤中,在硬泥岩、板岩、千枚岩等極低度泥質變質岩中亦有產出。
國外產地: 美國Pennsylvania的State College、Llewellyn、Pottsville formations
學域-大分類: 地質-岩礦類
礦物分類: 矽酸鹽
紀錄類別: 礦物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