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低鰭舵魚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低鰭舵魚
英文名: Kyphosus vaigiensis
描述:
體呈長橢圓形,側扁,頭背微凸。頭短,吻鈍,唇較薄。眼中大或小。口小,口裂近水平。上頜骨不為眶前骨所覆蓋。頜齒多行,外行齒呈門齒狀,內行處呈絨毛狀;鋤骨、腭骨和舌上皆具齒。體被中大櫛鱗,不易脫落;頭部被細鱗;吻部無鱗;背鰭、臀鰭及尾鰭基部均具細鱗;側線完全,與背緣平行,側線鱗數77-80。背鰭硬棘XI,軟條數13-15(通常為14);臀鰭III,軟條數12-13(通常為13);背鰭最長軟條同長於或短於最長之硬棘;尾鰭叉形。體灰褐色至青褐色,亦有黃化的種類,背部顏色較深,腹部顏色較淡,偏銀白色;身上有許多黃色縱斑。眼眶下方具白紋。各鰭色暗。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自紅海、東非洲、南非洲至夏威夷群島、土木土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台灣西南部及東北部岩礁岸有產。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