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個別治療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dividual Therapy
作者: 張德聰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個別治療,廣義言之,泛指一切醫學專業人員,對身心疾病患者個別所給予的一切處理與照顧,以減低病痛並促使其恢復健康的一切措施。狹義言之,係指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諮商員及有關心理治療之專業人員對於心理失常或生活適應困難者個別所給予的處置(intervention)。換言之,個別治療係相對於團體治療(group therapy)的心理治療方式;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合格心理治療人員以面對面的方式協助個人改變行為的技術。原則上個別心理治療不採用藥物,主要是企圖從心理或精神層面經由類似「再教育」的歷程,促使當事人:(1)對自身問題的自我察覺及接受;(2)協助當事人消除內心的衝突;(3)培養當事人自行改正不良習慣的能力;(4)引導當事人認識自我與生活環境;(5)支持當事人面對現實恢復信心,重建未來幸福生活。
  個別治療是一個或幾個治療者對個別病人,以心理學方法消除、減輕或改變症狀或防止心理疾病的惡化。心理治療之對象主要為精神病患或嚴重心理適應失常者,而其目標為補救性、重建性、人格之發展、統整,以及潛能的充分發揮。基本上,個別心理治療依其所據之理論、所治療的對象與目的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方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個別治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