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冒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ㄐㄩㄥ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9
  • 漢語拼音 [一]mào[二]mò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ㄧㄡˊㄒㄧㄚˋㄨㄤˇㄕㄤˋㄏㄨㄛˋㄧㄡˊㄋㄟˋㄒㄧㄤˋㄨㄞˋㄊㄡˋㄔㄨㄈㄚㄙㄢˋㄖㄨˊ:「ㄇㄠˋㄏㄨㄛˇ」、「ㄇㄠˋㄧㄢ」、「ㄇㄠˋㄏㄢˋ」、「ㄇㄠˋㄆㄠˋ」、「ㄌㄧㄤˇㄧㄢˇㄓˊㄇㄠˋㄐㄧㄣㄒㄧㄥ」。
  2. ㄉㄧㄥˇㄓㄨㄤˋㄖㄨˊ:「ㄇㄠˋㄈㄢˋ」、「ㄇㄠˋㄕㄤˋ」。
  3. ㄅㄨˊㄍㄨˋㄖㄨˊ:「ㄇㄠˋㄒㄧㄢˇ」、「ㄇㄠˋㄙˇ」、「ㄇㄠˋㄩˇ」。
  4. ㄌㄨˇㄇㄤˇㄖㄨˊ:「ㄇㄠˋㄇㄟˋ」。
  5. ㄐㄧㄚˇㄔㄥㄐㄧㄚˇㄊㄨㄛㄖㄨˊ:「ㄐㄧㄚˇㄇㄠˋ」、「ㄇㄠˋㄔㄨㄥ」、「ㄇㄠˋㄌㄧㄥˇ」、「ㄇㄠˋㄆㄞˊㄏㄨㄛˋ」、「ㄇㄠˋㄇㄧㄥˊㄉㄧㄥˇㄊㄧˋ
注音:
解釋:

ㄇㄛˋㄉㄨˊㄏㄢˋㄔㄨㄒㄩㄥㄋㄨˊㄔㄢˊㄩˊㄐㄩㄣㄨㄤˊ)˙ㄉㄜㄇㄧㄥˊㄗ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冒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ào
解釋:
  1. 由下往上或往外透出、發散。
    【例】冒煙、冒氣、冒汗
  2. 衝犯、不顧。
    【例】冒險、冒犯
  3. 假稱、假託。
    【例】冒名、假冒
  4. 鹵莽、莽撞。
    【例】冒失、冒進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冒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冒」的異體字。
注音:
漢語拼音: mào
解釋:
[動]
1.由下往上或往外透出、發散。如:「冒煙」、「冒氣」、「冒汗」。
2.衝犯、不顧。如:「冒險」、「冒犯」、「衝冒」。《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張空拳,冒白刃,北嚮爭死敵者。」宋.華岳〈驟雨〉詩:「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勢驟晴山又綠。」
3.假稱、假託。如:「冒名」、「假冒」。《漢書.卷五五.衛青傳》:「青有同母兄衛長君及姊子夫,子夫自平陽公主家得幸武帝,故青冒姓為衛氏。」
[副]
鹵莽、莽撞。如:「冒犯」、「冒進」。
[名]
姓。如元代有冒致中,清代有冒襄。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冒頓」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mōo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