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浡 - 教育百科
ˊ
ˇ
部 + 7 畫 = 10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湧出。《淮南子.原道》:「原流泉浡,沖而徐盈。」漢.高誘.注:「浡,涌也。」
2.興起。通「勃」。《爾雅.釋詁下》:「浡,作也。」
[名]
即渤海。同「渤」。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hū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液體冒出來、湧出來、溢出來。
    例如:水滾甲浡出來矣!Tsuí kún kah phū--tshut-lâi--ah! (水滾到冒出來了!);浡泡 phū pho(吐泡泡、冒泡泡)。
  2. [動] 噴撒液體或粉狀物。
    例如:浡蠓仔水 phū báng-á-tsuí(噴殺蟲劑)。
音讀: phu̍h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解釋:
  1. 浮腫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