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伏行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fú xí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ú xíng
解釋:
兩手著地前行,或指物體橫行移動。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病僂,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明.劉基〈活水源記〉:「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溫而夏寒。浸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為四小池。」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伏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