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草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ǎo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草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ǎo |
解釋:
[名] 1.草本植物的總稱。如:「草木」、「花草」、「碧草如茵」。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是歲大旱,野無草。」 2.田野、荒野。如:「草澤」。《商君書.墾令》:「農不敗而有餘日,則草必墾矣。」 3.一種書法字體。如:「狂草」、「行草」。 4.底稿、文稿。如:「起草」、「擬草」。 5.姓。如漢代有草中。 [形] 1.馬虎、粗率、不細膩。如:「潦草」。 2.初步的、尚未決定的。如:「草案」、「草圖」、「草約」。 3.用草編成的。如:「草蓆」、「草繩」、「草履」。 4.用草搭蓋的。如:「草棚」、「草房」、「草菴」。 [動] 1.起稿、擬訂。《漢書.卷三○.藝文志》:「蕭何草律,亦著其法。」《晉書.卷八三.江逌傳》:「冀以免咎,使太常博士草其制。」 2.草寫。清.鄭板橋〈清季野聞〉:「板橋卻之不得,亦草『難得糊塗』,付之。」 [副] 草率。如:「草草了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齣:「草辦妝奩,粗陳筵席。」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草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草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tsháu
|
解釋:
|
|
音讀: |
tshó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草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注音: | ㄘㄠˇ #⑴ㄘㄠˇ ⑵ㄗㄠˋ |
正字: | 艸 |
異體字/附錄字內容: |
〔關鍵文獻〕 《類篇.艸部》。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草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