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果歸因 - 教育百科
因 | |
果 | |
歸 | |
因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ausal Attribution |
作者: | 鄭芬蘭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因果歸因是指個人對事情的發生找個合理的理由,以說明現今的結果是由那些原因所造成的。 在動機的研究中,韋納(B. Weiner)的歸因理論,主要在探討個人如何為自己的行為找個適當的理由,即個體行為的因果知覺為何,解釋「我為什麼有如此的行為表現」,故因果歸因是歸因論的核心要點(參見「成敗歸因」、「歸因論」)。例如,巴特爾(D. Bar-Tal)及(E. Darom)達羅姆等研究學生的因果歸因之結果發現,如果學生在考試、作業、寫報告等方面得到好的成績,會把成功歸因於教師教學優良、家庭環境不錯、試題容易或工作本身有價值。如果得到不好的成績,則通常會歸因於他們的能力差、不努力或題目困難。總之,學生會把成功歸於外在原因(如教師的能力),把失敗歸因於內在原因(如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因果歸因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