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浩塞 - 教育百科
浩 | |
塞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Hauser, Kaspar |
作者: | 詹棟樑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浩塞(1812~1833)是在人類學中研究野人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有許多文章討論到他。他是一八二八年在德國南部的紐倫堡(Nürnberg)被發現,當時他已經有十多歲,不太會走路,行動像野獸,聽不懂人們的語言,也不了解社會中的風俗習慣。他怕太陽光,但在夜間卻能辨別樹上的果子與樹葉,這是常人看不見的。他初次看見火燄就用手去摸,不怕撞擊,但卻怕鼓聲。他以為一切圖畫、雕刻與能移動的東西都是活的。 根據研究的結果,他從小就被人關在地牢中好幾年,沒有跟社會接觸。他原來是被人遺棄在匈牙利的一個農民的家中,而由該農民把他隔離起來養育。最後農民又把他遺棄,他只好從匈牙利進入德國,過著與世隔絕與野獸無異的生活,直到被人發現為止。 他死後經過腦部解剖,發現腦部是正常,但是沒有發展,因此其行為與動物行為無異。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浩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