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饜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à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饜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àn |
解釋:
[動] 1.飽。《國語.晉語九》:「主之既已食,願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饜而已,是以三歎。」《孟子.離婁下》:「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 2.滿足。《孟子.梁惠王上》:「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墨子.節用中》:「是以終身不饜,歿世而不卷。」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饜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飽。《玉篇.食部》:「饜,飽也。」《孟子.離婁下》:「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國語.晉語九》:「主之既已食,願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饜而已,是以三歎。」唐.杜牧〈杜秋娘〉詩:「歸來煮豹胎,饜飫不能飴。」 2. 滿足。《孟子.梁惠王上》:「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墨子.節用中》:「是以終身不饜,歿世而不卷。」 |
|
注音: | ㄧㄢ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饜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