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偃蹇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ǎn jiǎn |
解釋:
1.傲慢。《左傳.哀公六年》:「彼皆偃蹇,將棄子之命。」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二齣:「則見他取角枕欹斜臥倒。更半支頤偃蹇頻瞧。」 2.高立的樣子。《楚辭.屈原.離騷》:「望瑤臺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文選.枚乘.七發》:「旍旗偃蹇,羽毛肅紛。」 3.屈曲。《淮南子.本經》:「偃蹇寥糾,曲成文章。」《初刻拍案驚奇》卷七:「蛇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 4.安臥。《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傳》:「我力能族人,蔡邕遂偃蹇者,不旋踵矣。」 5.困頓、失志。《聊齋志異.卷三.連城》:「少負才名,年二十餘,猶偃蹇。」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偃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