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婀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ē
解釋:
  1. →婀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ē
解釋:
參見「婀娜」條。
注音:
漢語拼音: ě
解釋:
(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ㄜ

1.「婀娜」:

⑴ 體態輕盈柔美貌。《玉篇.女部》:「婀,婀娜,美皃。」三國魏.曹植〈洛神賦〉:「華容婀娜,令我忘餐。」或作「阿那」、「妸娜」。宋.蘇軾〈次韻子由論書〉詩:「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

⑵ 隨風搖曳貌。《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一三.古辭.焦仲卿妻》:「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轉。」《抱朴子.外篇·君道》:「甘露淋漉以霄墜,嘉穗婀娜而盈箱。」

2.「媕婀」:猶豫不決、缺乏主見。《廣韻.平聲.覃韻》:「媕,媕婀,不決。」唐.韓愈〈石鼓歌〉:「中朝大官老於事,詎肯感激徒媕婀。」

 ㈡ㄜˇ,ㄜ之又音。

注音: ㈠ㄜ ㈡(又音)ㄜ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婀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