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注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ㄍㄨㄢˋㄖㄨˋㄍㄨㄢˋㄕㄜˋㄖㄨˊ:「ㄓㄨˋㄕㄜˋ」、「ㄍㄨㄢˋㄓㄨˋ」、「ㄓㄨˋㄖㄨˋ」。
  2. ㄐㄧˊㄓㄨㄥㄐㄩˋㄐㄧˊㄖㄨˊ:「ㄓㄨㄢㄓㄨˋ」、「ㄓㄨˋㄧˋ」、「ㄑㄩㄢˊㄕㄣˊㄍㄨㄢˋㄓㄨˋ」。
  3. ㄉㄨˇㄅㄛˊㄕˊㄙㄨㄛˇㄒㄧㄚˋ˙ㄉㄜㄘㄞˊㄨˋㄖㄨˊ:「ㄉㄨˇㄓㄨˋ」、「ㄒㄧㄚˋㄓㄨˋ」。
  4. ㄩㄥˋㄨㄣˊㄗˋㄐㄧㄝˇㄕˋㄨㄣˊㄧˋㄖㄨˊ:「ㄓㄨˋㄕˋ」、「ㄓㄨˋㄐㄧㄝˇ」。
  5. ㄐㄧㄝˇㄕˋㄏㄨㄛˋㄕㄨㄛㄇㄧㄥˊㄨㄣˊㄧˋ˙ㄉㄜㄨㄣˊㄗˋㄖㄨˊ:「ㄓㄨˋㄐㄧㄠˇ」、「ㄓㄨˋㄕㄨ」。
  6. ㄩˋㄒㄧㄢㄕˋㄒㄧㄢㄖㄨˊ:「ㄇㄧㄥˋㄓㄨㄥㄓㄨˋㄉㄧ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注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ù
解釋:
  1. 灌入、傾瀉。
    【例】注入、灌注、大雨如注
  2. 凝聚、集中。
    【例】專注、全神貫注
  3. 用文字解釋文義。通「註」。
    【例】注釋、注解
  4. 解釋或說明的文字。通「註」。
    【例】《水經注》、《說文解字注》
  5. 賭博時所下的財物。
    【例】賭注、下注、孤注一擲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ù
解釋:
[動]
1.灌入、傾瀉。如:「灌注」、「大雨如注」。
2.心神凝聚集中。如:「專注」、「全神貫注」。
3.用文字解釋文義。通「註」。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頌讚》:「及景純注雅,動植必讚,義兼美惡。」唐.韓愈〈讀鶡冠子〉:「余三讀其詞,而悲之文字脫謬,為之正三十有五字……注十有二字。」
[名]
1.解釋或說明的文字。通「註」。如北魏酈道元有《水經注》、清代段玉裁有《說文解字注》。
2.賭博時所下的財物。如:「賭注」、「下注」、「孤注一擲」。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ù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灌入。
  2. [[動] ] 標明、標示。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賭注。
  2. [[量] ] 計算金錢的單位。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