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金梭魚(尖梭)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reat Barracuda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Sphyraena barracuda (Walbaum, 1792)
形態:
為本科魚類中體型最大者,可大到170公分,40公斤。第一背鰭棘5;軟條9;臀鰭棘2;軟條7或8;側線鱗69~84;鰓耙1枚。體銀白而體上半部帶有淡黑色斜斑;體下半特別後半或散有黑圓點。第二背鰭、臀鰭及尾鰭黑色;尾鰭上下葉尖端白色。
分布:
東非及紅海到夏威夷及Tuamotu島弧。幼魚常分布在近沿岸,有時出現在紅樹林、河口,成魚則在離岸較遠的大洋或礁區。台灣南部及東部海域數量較多。
生態習性:
金梭魚為溫帶及熱帶中表層洄游魚類,多半單獨,或三五成群游動,本種魚常呈大群洄游在較外海之水層中,其幼魚則可出現在河口或沿岸灣區或珊瑚礁區。屬魚食性,生性凶猛,為除鯊魚之外,另一種可能對潛水人員有危險及攻擊性之魚種,過去曾有傷人之記錄。
利用:
可供食用,唯產量不高。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目: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首目: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亞目:
鯖亞目(Suborder Scombroidei)
系: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科:
金梭魚科(Family Sphyraenidae),Barracuda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金梭魚(尖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