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亟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ㄦˋ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9
  • 漢語拼音 [一]jí[二]qì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ㄐㄧˊㄑㄧㄝˋㄐㄧˊㄆㄛˋㄖㄨˊ:「ㄐㄧˊㄉㄞˋ」、「ㄐㄧˊㄒㄩ」。

注音:
解釋:

ㄌㄩˇㄘˋㄧˊㄗㄞˋㄇㄟˇㄇㄟˇㄖㄨˊ:「ㄑㄧˋㄑㄧㄥˇ」、「ㄨㄤˇㄌㄞˊㄆㄧㄣˊㄑ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亟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急切、急迫。
    【例】亟待、亟需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屢次、每每。
    【例】亟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副]
緊急、急切。如:「亟待解決」、「需款孔亟」、「亟望甘霖」。《戰國策.齊策三》:「可以令楚王亟入下東國。」唐.柳宗元〈與韓愈論史官書〉:「道苟直,雖死不可回也;如回之,莫若亟去其位。」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副]
屢次、每每。《左傳.隱公元年》:「亟請於武公。」《論語.陽貨》:「好從事而亟失時。」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