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纁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ㄇㄧˋ
  • 部首外筆畫 14
  • 總筆畫 20
  • 漢語拼音 xū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ūn
解釋:
[形]
淺紅色。《儀禮.士冠禮》:「服纁裳。」漢.鄭玄.注:「纁裳,淺絳裳,凡染絳一入謂之縓,再入謂之赬,三入謂之纁,朱則四入與。」
[名]
落日的餘暉。《楚辭.屈原.九章.思美人》:「指嶓冢之西隈兮,與纁黃以為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淺紅色。《說文解字.糸部》:「纁,淺絳也。」《廣韻.平聲.文韻》:「纁,三染絳。」《周禮.冬官.鍾氏》:「鍾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熾之,淳而漬之。三入為纁,五入為緅,七入為緇。」《儀禮.士冠禮》:「服纁裳。」漢.鄭玄.注:「纁裳,淺絳裳,凡染絳一入謂之縓,再入謂之赬,三入謂之纁,朱則四入與。」

2. 落日之餘暉。《楚辭.屈原.九章.思美人》:「指嶓冢之西隈兮,與纁黃以為期。」南朝梁.江淹〈傷愛子賦〉:「悲薄暮而增甚,思纁黃而不禁。」

注音: ㄒㄩㄣ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纁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