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樂句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yuè j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uè jù
解釋:
節制樂音快慢的拍板。明.王驥德《曲律.論板眼》:「古拍板無譜,唐明皇命黃幡綽始造為之,牛僧孺目拍板為樂句,言以句樂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樂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hrase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音樂術語。樂句是指構成樂段的句子,它是旋律、和聲和節奏之結合品,它可以從旋律的輪廓和節奏型的重複來分辯其句型。一般主音音樂的樂句是以二小節為一單位。十八世紀後期到十九世紀早期的樂曲較愛採用四小節為一單位,並把一樂句分為前分句和後分句。它們都有清楚的組織系統,例如四對由二小節組成的句子,可以形成二對四小節的句子,再擴大為一對八小節的句子。關於多少句子才形成一樂段,卻沒有一定的限制。構成樂句的最少單位稱為動機。樂句分析是研究音樂風格的最基本手段。
參照: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樂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